国产精品理论片,免费看黄片a,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videos ,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

歡迎進入濰坊日麗環(huán)保設備有限公司網(wǎng)站!

24小時熱線電話:0536-3470276
產(chǎn)品中心

Product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/  產(chǎn)品中心  /  污水處理設備  /  酒廠污水處理設備  /  四川小型酒廠污水處理優(yōu)質(zhì)生產(chǎn)廠家

四川小型酒廠污水處理優(yōu)質(zhì)生產(chǎn)廠家

產(chǎn)品簡介

四川小型酒廠污水處理優(yōu)質(zhì)生產(chǎn)廠家
C(internal circulation)反應器是新一代高效厭氧反應器,即內(nèi)循環(huán)厭氧反應器,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(lián)而成,用于有機高濃度廢水,如,玉米淀粉廢水、檸檬酸廢水、啤酒廢水、土豆加工廢水、酒精廢水

城 市:濰坊市
更新時間:2024-06-06
廠商性質(zhì):生產(chǎn)廠家
訪問量:434
詳細介紹
品牌其他品牌

四川小型酒廠污水處理優(yōu)質(zhì)生產(chǎn)廠家

四川小型酒廠污水處理優(yōu)質(zhì)生產(chǎn)廠家

 

詳細介紹

 

(一)  氧化溝泥少,微生物因為天氣寒冷,難培養(yǎng),怎么辦?

答:

1.如果是在系統(tǒng)剛剛啟動時的培養(yǎng),污泥量少是正常的,隨著培養(yǎng)的進行,污泥量會增多。培養(yǎng)時,曝氣過度是很不利于污泥培養(yǎng)的。

2.當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氫含量有關,碳氫不足自然無法使微生物數(shù)量上升。還請檢查。

3.如果你的系統(tǒng)早就啟動了,想要提高微生物數(shù)量。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的。達到平衡就行了,重要的是處理出水的情況。

4.特意地提高微生物數(shù)量將使污泥老化,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質(zhì)的。

5.溫度的問題,我覺得出水水溫不低于10度,微生物活性是沒有太大問題的。

6.根據(jù)F/M值的大小,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數(shù)量是否太低,該值不大于0.25,就說明你的微生物數(shù)量不是太低。 

(二)  在CASS工藝設計時應注意些什麼,同時出水堰如何設計(負荷取多大比較合適)?同時,在該工藝中,所用到的設備,都有那些,我初次接觸該工藝,對所涉及到的設備不太了解,請你多多指教!同時活性污泥如何進行培養(yǎng)馴化,整個工程在調(diào)試運行適應注意些什麼?如何能實現(xiàn)很高的自控技術。在曝氣過程中,哪種曝氣裝置比較好? 

答:

1.CASS工藝有點像我們比較了解的SBR工藝,屬批次處理范疇。為了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并抑制絲狀菌的增生。曝氣池前又加設了厭氧和缺氧段。

2.設計中應該根據(jù)水量和負荷來確定各池的大小及比例。

3.出水堰大多由泌水器代替的,保證排水時液面均勻下降。排水量可根據(jù)設定的排水時間來確定選擇。

4.所用到的設備與SBR工藝接近,泌水器和厭缺氧段的潛水式攪拌機要設置的。當然還要一套自動控制裝置。

5.污泥培養(yǎng)也沒有太大的特殊之處,首先接種污泥,24小時悶曝,而后正常曝氣(不要過度)先少量排水少量進水,然后逐漸提高進水即可。

6.調(diào)試和運行過程中要自己總結合理的操控參數(shù),如進水、反應、沉淀、泌水的時間;回流污泥量等。

7.曝氣裝置選擇,對曝氣頭選擇應保證沉淀時不堵塞,也可選射流曝氣器,攪拌和充氧都比較好,也很少發(fā)生堵塞。

(三)  如何降低污水廠的能耗?政府撥的經(jīng)費可憐,希望您能介紹一下運營管理方面的經(jīng)驗。 

答:

污水廠運行費用大的應該是電費,如果污泥委托處理其費用也很高的。針對以上問題:

1.降低曝氣量,以減少電費。我的經(jīng)驗是,理論上的曝氣池溶解氧控制在3ppm,不利于節(jié)能降耗,通常,我認為,若生物系統(tǒng)是低負荷運行(F/M小于0.15),溶解氧控制在1.5ppm已經(jīng)足夠了。由此可產(chǎn)生節(jié)電效果。

2.系統(tǒng)有調(diào)節(jié)池、中段提升泵站的,可發(fā)揮其儲水能力,以進行間隙運行來降低運行費用。

3.污泥費用如有產(chǎn)生,可根據(jù)情況用于廠內(nèi)花木堆肥。由此只需增加點工費用即可。

(四)  溶解氧控制在1.5ppm,在北方的冬季會不會影響一些高效的微生物繁殖(氧化溝工藝),降低出水水質(zhì)? 

答:

1.微生物繁殖的速度與源水中碳氫含量的關系關聯(lián)。

2.我平時運行的曝氣池(氧化溝)出水溶解氧濃度一直維持在1.0ppm,冬天也沒有太大變化的.你可以嘗試一下,自己調(diào)整和摸索出自己水廠的合適參數(shù)。

3.控制低溶解氧的出水,可以使微生物在沉降階段,加強內(nèi)源呼吸,十分有利于微生物重新進入生物池首端后發(fā)揮更好的吸附氧化作用。

(五)   我想咨詢一下化工污水處理過程中,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污泥培養(yǎng)問題,水解酸化池的填料上一直沒有活性污泥掛上去,影響了處理效果。前段時間進水濃度COD在1200mg/l左右,已有一個月時間。這段時間我把進水濃度降到COD400mg/l左右,發(fā)現(xiàn)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的污泥有減少的跡象,請問怎么樣才能使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中的污泥盡快培養(yǎng)好,其進出水指標怎樣才?

答:

1.水解酸化段可以將大分子物質(zhì)轉(zhuǎn)化為小分子的物質(zhì),由此利于后段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。也就是說,水解段的污染物質(zhì)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。

2.有鑒于此,在水解酸化池加設填料,并長出生物膜來就需要源水有足夠的有機物含量,和水力停留時間。

3.1200ppm的源水COD,我想在停留時間不足時,自然不會有生物膜產(chǎn)生啦。更不用說400ppm了。所以,連接觸氧化池生物量也會下降。

4.生物量與進流水有機物量是平衡的,我想,你的進水濃度還不足以產(chǎn)生掛膜。但出水水質(zhì)應給還可以吧?。?/p>

5.現(xiàn)階段,只要出水可以,掛不掛膜又有多大關系呢!

我曾做過一點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處理工業(yè)廢水的經(jīng)驗,談點自己的想法  。

1.首先你處理的是化工廢水,就要考慮水中是否含有大量難生物降解的物質(zhì),培養(yǎng)降解這些難降解有機物的微生物成為優(yōu)勢菌種當然需要很長時間了,如果接種處理相關廢水的污水廠的污泥,可能啟動會快些。

2.雖然你進水COD=1200mg/L但其中可為微生物馬上利用的可能很少(因為化工廢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高分子難降解物質(zhì)),因而三豐兄說得對,在啟動階段先不必考慮出水濃度;而你把進水COD降到400mg/L,微生物量當然更低了,因為本來易降解的有機物占的比例就小,你有把1200改為400,那微生物沒有吃的當然繁殖更慢。

3.如果你處理的水不是很容易生物降解的,那在啟動前期可加一些生活污水或其他可降解碳源,把微生物數(shù)量提高,然后再馴化污泥。

4.不知可否聽過共基質(zhì)代謝的方法,在理論研究上已有一定水平,我也不知實踐中有否應用。

問:因為目前出水沒有達標,我才把進水濃度下降的,進水在400mg/l左右時,出水還有200mg/l左右!我想先降低進水濃度以保證出水達標,然后才增加進水的濃度,不知這樣是否可行? 

答:

1.作為系統(tǒng)啟動時的污泥培養(yǎng),進水濃度先濃后淡是不對的。

2.既然是試運行的啟動階段,你不必太在意出水是否超標,可加快逐漸提高濃度。

3.特別是生物池比較大,填料比較多的生物系統(tǒng),降低進水濃度,會導致食微比大大低于正常值,自然水解池不易掛膜了。

(六)   "近出水水質(zhì)變差,SS明顯變大,應該從什么方面考慮它的原因?

答:

1.SS明顯變大,原因?qū)嵲谔嗔?,短時間的變化,可能與負荷過大有關。長期的,周期性的變化,則可能與絲狀菌膨脹或者污泥老化有關。

2.還請檢查控制參數(shù)及進水成分變化情況。做出判斷和處理方法

3.污泥齡、食微比、進水水質(zhì)、前段物化處理效果、絲狀菌檢查等是重要的考察方法。

(七)   生活污水處理,如果突發(fā)性地出現(xiàn)很多油(油成分不明確,可能是柴油,也可能是汽油或其它),請問怎樣去應付?這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地影響? 

答:

1.我不知道你廠的設施有無除油的設備。如果沒有,排放水中石油類可能會超標。

2.作為烴類物質(zhì),應該也可以被微生物所降解,只是時間會長一些,可以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在曝氣池出口加設一出水擋板。由此,上部浮油可停留在曝氣池中,在長時間生物氧化下也可被降解。但是,如果長期連續(xù)有大量含油廢水進來,您可能要添加除油設備了。

問:油類現(xiàn)象明顯時大概有20多mg/l,不是所有的油都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吧?一點影響都沒有嗎?我們曝氣池出口處有曝氣,設擋板應該不可行。 

答:

1.油類的降解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的,當然,作為我們處理來講,油類被初步降解后,被微生物吸附,排泥時排除,同樣是去除了油類物質(zhì)。

2.曝氣池出口有在曝氣,可以將出口處的曝氣關小或關掉就行了,后段曝氣太多也不利于微生物沉降的。如此可以設置擋板啦。

(八)   "我想問問這個污泥齡是怎樣確定的?又是怎樣用來控制的?究竟用排泥量確定它還是它來確定排泥量?絲狀菌應該不是問題的關鍵,是不是污泥濃度過大呢?大約在1000左右,或以下,進水BOD=50左右,這個污泥濃度合適嗎?望賜教!謝謝!"

答:

1.污泥齡:是活性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,他是控制污泥是否老化的關鍵控制參數(shù),是相當重要的控制參數(shù),此參數(shù)不加以控制很難保證生物系統(tǒng)正常運轉(zhuǎn)。

2.計算公式:(MLSS*曝氣池有效容積)/(24小時*每小時排泥流量*MLSS回流)

3.此參數(shù)用來控制排泥量的。

4.首先通過運行,摸索出自己水廠的合理污泥齡控制值,此時即可指導排泥了。我的經(jīng)驗是超過30天,污泥就有可能老化了,當然各廠具體運行情況是不一樣的。需要自己總結和摸索。任何現(xiàn)成的參數(shù),也只是參考而已。

5.污泥濃度大不大,檢查食微比吧,不要小于0.1!單看,MLSS=1000,BOD5=50,你的污泥濃度是高了。

(九)   二沉池有時出現(xiàn)跑泥現(xiàn)象是什么原因?

答:

我想出現(xiàn)二沉池跑泥的原因是很多的。

1.生物系統(tǒng)處理負荷(水量和濃度)變大,可以出現(xiàn)跑泥,多為水量增加后,二沉池的停留時間就縮短了,活性污泥來不及沉降就流出了二沉池,由此產(chǎn)生跑泥。同時,進水濃度增高,會導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強,不利沉降。出水混濁而帶有跑泥現(xiàn)象。

2.過于低負荷運行,污泥老化后,微生物自身氧化,解絮。同樣會產(chǎn)生跑泥。

3.絲狀菌膨脹,污泥來不及沉降也會產(chǎn)生跑泥現(xiàn)象。

4.另外,氣溫低、曝氣過度、PH變化過大、有毒及惰性物質(zhì)進入生物系統(tǒng)等等,也會產(chǎn)生跑泥。

5.我想,掌握這些原因,還得自己在實踐中反復體會,才能靈活準確的加以判斷。

6.當然。相關檢測方法也*的。它是你判斷的依據(jù)。

(十)   想問問氧化溝每個廊道的MLSS應該是一樣的吧?

答:

氧化溝各槽的污泥濃度是不一樣的,而且也沒有可比性。

問:如果BOD太低了應該采取什么措施?還有上次你說氧化溝各廊道的MLSS不一樣,我也想明白是因為有機物逐漸減少,是嗎?但我用MLSS儀測了一下各廊道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值差不多,這是這么回事呢?

答:

1.我還是那句話吧,有多少有機物,就能產(chǎn)生多少微生物,因此,低BOD,就需要降低活性污泥濃度與之適應。刻意的提高污泥濃度,就會導致泥齡延長。而使污泥老化。

2.對于,低B/C比的廢水,應該盡量通過物化段或者水解酸化來提高,這樣微生物運行時就輕松了。

3.同時,加大生物污泥回流量來降低微生物在生物池中的停留時間,可以降低微生物老化程度。

4.氧化溝工藝,應該說受側池有沉淀功能的影響,其濃度應該高于中間池的濃度。

5.你用MLSS儀測量對比,也沒有太大必要的,因為,運行中有的廊道在沉淀,你如何測MLSS呢,而不同時間的測量值,我想也沒有對比性吧!

6.各廊道微生物是動態(tài)的發(fā)生著濃度的變化,處理階段不同以及進水的影響,各時間段濃度也有區(qū)別的。對于因有機物濃度降低而導致污泥濃度分布降低,我想在氧化溝這個池體容積內(nèi)還不會有明顯的反應的  。

(十一)  1、在北方活性污泥法與接觸氧化法那種工藝對印染廢水更有效?  2、脫色在生化前好還是在生化后好?

答:

1.印染廢水應該是比較難處理的廢水。其污染物的分解需要較長的生物氧化和接觸時間。

2.顯色分子對活性污泥來說處理是有難度的,一般的微生物對顯色物質(zhì)的去除大多是吸附后隨排泥而排出的。

3.脫色我覺得應在生化處理段前。剩下的不易去除的部分再通過生物吸附去除,應該比較好一點。

4.接觸氧化法應該較傳統(tǒng)活性污泥要好一點的,因為接觸氧化法,生物停留時間較長,易于分解難降解有機物,同時,生物膜局部厭氧也有利于去除難降解有機物。

(十二) 請教OOC工藝?該工藝運行如何?噸水投資和運行成本如何?國內(nèi)污水處理廠使用情況如何?

答:

OOC工藝和OCO工藝一樣,是對曝氣池的一種改良工藝,OOC工藝是將曝氣池分內(nèi)圈、外圈,內(nèi)圈為曝氣區(qū),外圈則是曝氣和非曝氣的交替循環(huán)區(qū),國內(nèi)運用較少,其適于處理污水污染負荷較低的污水,具有節(jié)約能耗,降低運行費用,出水水質(zhì)好,簡化管理,保證穩(wěn)定運行等優(yōu)點。

(十三)        請教:氧化溝工藝的污泥回流比怎么定?

答:

1.根據(jù)定義: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與生化系統(tǒng)進流水量的比值。教科書工具書上多有參考值的,但具體定在什么控制值,可以自己在運行過程中加以總結的。

2.通過控制回流比可以提高生物活性、提高處理效率的作用。

(十四) 氧化溝表面的泡沫較多,死泥也較多,影響了出水水質(zhì),排了幾次泥,沒有好轉(zhuǎn)。請問如何解決此問題。

答:

生化系統(tǒng)不論何種工藝,產(chǎn)生泡沫或浮泥其原因是大同小異的。

1.對泡沫的觀察,重點是產(chǎn)生周期、泡沫顏色、粘度、易碎性等方面加以觀察總結。當然,進水水質(zhì)的變化、其他操作指標的改變與否也是需要觀察了解的。

2.浮泥的產(chǎn)生,同樣要觀察顏色、粘度和是否夾有氣泡等,必要時同時對正常污泥和浮泥進行顯微鏡觀察對比,以了解污泥性質(zhì)。

3.通過以上主要觀察手段和要點,找出產(chǎn)生泡沫或浮泥的原因,加以針對性的解決,我想系統(tǒng)就可以回復正常運轉(zhuǎn)了!

詳細介紹

RL-AO大同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

RL-AO大同食品廠污水處理設備

(一)  氧化溝泥少,微生物因為天氣寒冷,難培養(yǎng),怎么辦?

答:

1.如果是在系統(tǒng)剛剛啟動時的培養(yǎng),污泥量少是正常的,隨著培養(yǎng)的進行,污泥量會增多。培養(yǎng)時,曝氣過度是很不利于污泥培養(yǎng)的。

2.當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氫含量有關,碳氫不足自然無法使微生物數(shù)量上升。還請檢查。

3.如果你的系統(tǒng)早就啟動了,想要提高微生物數(shù)量。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的。達到平衡就行了,重要的是處理出水的情況。

4.特意地提高微生物數(shù)量將使污泥老化,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質(zhì)的。

5.溫度的問題,我覺得出水水溫不低于10度,微生物活性是沒有太大問題的。

6.根據(jù)F/M值的大小,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數(shù)量是否太低,該值不大于0.25,就說明你的微生物數(shù)量不是太低。 

(二)  在CASS工藝設計時應注意些什麼,同時出水堰如何設計(負荷取多大比較合適)?同時,在該工藝中,所用到的設備,都有那些,我初次接觸該工藝,對所涉及到的設備不太了解,請你多多指教!同時活性污泥如何進行培養(yǎng)馴化,整個工程在調(diào)試運行適應注意些什麼?如何能實現(xiàn)很高的自控技術。在曝氣過程中,哪種曝氣裝置比較好? 

答:

1.CASS工藝有點像我們比較了解的SBR工藝,屬批次處理范疇。為了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并抑制絲狀菌的增生。曝氣池前又加設了厭氧和缺氧段。

2.設計中應該根據(jù)水量和負荷來確定各池的大小及比例。

3.出水堰大多由泌水器代替的,保證排水時液面均勻下降。排水量可根據(jù)設定的排水時間來確定選擇。

4.所用到的設備與SBR工藝接近,泌水器和厭缺氧段的潛水式攪拌機要設置的。當然還要一套自動控制裝置。

5.污泥培養(yǎng)也沒有太大的特殊之處,首先接種污泥,24小時悶曝,而后正常曝氣(不要過度)先少量排水少量進水,然后逐漸提高進水即可。

6.調(diào)試和運行過程中要自己總結合理的操控參數(shù),如進水、反應、沉淀、泌水的時間;回流污泥量等。

7.曝氣裝置選擇,對曝氣頭選擇應保證沉淀時不堵塞,也可選射流曝氣器,攪拌和充氧都比較好,也很少發(fā)生堵塞。

(三)  如何降低污水廠的能耗?政府撥的經(jīng)費可憐,希望您能介紹一下運營管理方面的經(jīng)驗。 

答:

污水廠運行費用大的應該是電費,如果污泥委托處理其費用也很高的。針對以上問題:

1.降低曝氣量,以減少電費。我的經(jīng)驗是,理論上的曝氣池溶解氧控制在3ppm,不利于節(jié)能降耗,通常,我認為,若生物系統(tǒng)是低負荷運行(F/M小于0.15),溶解氧控制在1.5ppm已經(jīng)足夠了。由此可產(chǎn)生節(jié)電效果。

2.系統(tǒng)有調(diào)節(jié)池、中段提升泵站的,可發(fā)揮其儲水能力,以進行間隙運行來降低運行費用。

3.污泥費用如有產(chǎn)生,可根據(jù)情況用于廠內(nèi)花木堆肥。由此只需增加點工費用即可。

(四)  溶解氧控制在1.5ppm,在北方的冬季會不會影響一些高效的微生物繁殖(氧化溝工藝),降低出水水質(zhì)? 

答:

1.微生物繁殖的速度與源水中碳氫含量的關系關聯(lián)。

2.我平時運行的曝氣池(氧化溝)出水溶解氧濃度一直維持在1.0ppm,冬天也沒有太大變化的.你可以嘗試一下,自己調(diào)整和摸索出自己水廠的合適參數(shù)。

3.控制低溶解氧的出水,可以使微生物在沉降階段,加強內(nèi)源呼吸,十分有利于微生物重新進入生物池首端后發(fā)揮更好的吸附氧化作用。

(五)   我想咨詢一下化工污水處理過程中,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污泥培養(yǎng)問題,水解酸化池的填料上一直沒有活性污泥掛上去,影響了處理效果。前段時間進水濃度COD在1200mg/l左右,已有一個月時間。這段時間我把進水濃度降到COD400mg/l左右,發(fā)現(xiàn)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的污泥有減少的跡象,請問怎么樣才能使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中的污泥盡快培養(yǎng)好,其進出水指標怎樣才?

答:

1.水解酸化段可以將大分子物質(zhì)轉(zhuǎn)化為小分子的物質(zhì),由此利于后段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。也就是說,水解段的污染物質(zhì)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。

2.有鑒于此,在水解酸化池加設填料,并長出生物膜來就需要源水有足夠的有機物含量,和水力停留時間。

3.1200ppm的源水COD,我想在停留時間不足時,自然不會有生物膜產(chǎn)生啦。更不用說400ppm了。所以,連接觸氧化池生物量也會下降。

4.生物量與進流水有機物量是平衡的,我想,你的進水濃度還不足以產(chǎn)生掛膜。但出水水質(zhì)應給還可以吧?。?/p>

5.現(xiàn)階段,只要出水可以,掛不掛膜又有多大關系呢!

我曾做過一點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處理工業(yè)廢水的經(jīng)驗,談點自己的想法  。

1.首先你處理的是化工廢水,就要考慮水中是否含有大量難生物降解的物質(zhì),培養(yǎng)降解這些難降解有機物的微生物成為優(yōu)勢菌種當然需要很長時間了,如果接種處理相關廢水的污水廠的污泥,可能啟動會快些。

2.雖然你進水COD=1200mg/L但其中可為微生物馬上利用的可能很少(因為化工廢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高分子難降解物質(zhì)),因而三豐兄說得對,在啟動階段先不必考慮出水濃度;而你把進水COD降到400mg/L,微生物量當然更低了,因為本來易降解的有機物占的比例就小,你有把1200改為400,那微生物沒有吃的當然繁殖更慢。

3.如果你處理的水不是很容易生物降解的,那在啟動前期可加一些生活污水或其他可降解碳源,把微生物數(shù)量提高,然后再馴化污泥。

4.不知可否聽過共基質(zhì)代謝的方法,在理論研究上已有一定水平,我也不知實踐中有否應用。

問:因為目前出水沒有達標,我才把進水濃度下降的,進水在400mg/l左右時,出水還有200mg/l左右!我想先降低進水濃度以保證出水達標,然后才增加進水的濃度,不知這樣是否可行? 

答:

1.作為系統(tǒng)啟動時的污泥培養(yǎng),進水濃度先濃后淡是不對的。

2.既然是試運行的啟動階段,你不必太在意出水是否超標,可加快逐漸提高濃度。

3.特別是生物池比較大,填料比較多的生物系統(tǒng),降低進水濃度,會導致食微比大大低于正常值,自然水解池不易掛膜了。

(六)   "近出水水質(zhì)變差,SS明顯變大,應該從什么方面考慮它的原因?

答:

1.SS明顯變大,原因?qū)嵲谔嗔?,短時間的變化,可能與負荷過大有關。長期的,周期性的變化,則可能與絲狀菌膨脹或者污泥老化有關。

2.還請檢查控制參數(shù)及進水成分變化情況。做出判斷和處理方法

3.污泥齡、食微比、進水水質(zhì)、前段物化處理效果、絲狀菌檢查等是重要的考察方法。

(七)   生活污水處理,如果突發(fā)性地出現(xiàn)很多油(油成分不明確,可能是柴油,也可能是汽油或其它),請問怎樣去應付?這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地影響? 

答:

1.我不知道你廠的設施有無除油的設備。如果沒有,排放水中石油類可能會超標。

2.作為烴類物質(zhì),應該也可以被微生物所降解,只是時間會長一些,可以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在曝氣池出口加設一出水擋板。由此,上部浮油可停留在曝氣池中,在長時間生物氧化下也可被降解。但是,如果長期連續(xù)有大量含油廢水進來,您可能要添加除油設備了。

問:油類現(xiàn)象明顯時大概有20多mg/l,不是所有的油都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吧?一點影響都沒有嗎?我們曝氣池出口處有曝氣,設擋板應該不可行。 

答:

1.油類的降解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的,當然,作為我們處理來講,油類被初步降解后,被微生物吸附,排泥時排除,同樣是去除了油類物質(zhì)。

2.曝氣池出口有在曝氣,可以將出口處的曝氣關小或關掉就行了,后段曝氣太多也不利于微生物沉降的。如此可以設置擋板啦。

(八)   "我想問問這個污泥齡是怎樣確定的?又是怎樣用來控制的?究竟用排泥量確定它還是它來確定排泥量?絲狀菌應該不是問題的關鍵,是不是污泥濃度過大呢?大約在1000左右,或以下,進水BOD=50左右,這個污泥濃度合適嗎?望賜教!謝謝!"

答:

1.污泥齡:是活性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,他是控制污泥是否老化的關鍵控制參數(shù),是相當重要的控制參數(shù),此參數(shù)不加以控制很難保證生物系統(tǒng)正常運轉(zhuǎn)。

2.計算公式:(MLSS*曝氣池有效容積)/(24小時*每小時排泥流量*MLSS回流)

3.此參數(shù)用來控制排泥量的。

4.首先通過運行,摸索出自己水廠的合理污泥齡控制值,此時即可指導排泥了。我的經(jīng)驗是超過30天,污泥就有可能老化了,當然各廠具體運行情況是不一樣的。需要自己總結和摸索。任何現(xiàn)成的參數(shù),也只是參考而已。

5.污泥濃度大不大,檢查食微比吧,不要小于0.1!單看,MLSS=1000,BOD5=50,你的污泥濃度是高了。

(九)   二沉池有時出現(xiàn)跑泥現(xiàn)象是什么原因?

答:

我想出現(xiàn)二沉池跑泥的原因是很多的。

1.生物系統(tǒng)處理負荷(水量和濃度)變大,可以出現(xiàn)跑泥,多為水量增加后,二沉池的停留時間就縮短了,活性污泥來不及沉降就流出了二沉池,由此產(chǎn)生跑泥。同時,進水濃度增高,會導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強,不利沉降。出水混濁而帶有跑泥現(xiàn)象。

2.過于低負荷運行,污泥老化后,微生物自身氧化,解絮。同樣會產(chǎn)生跑泥。

3.絲狀菌膨脹,污泥來不及沉降也會產(chǎn)生跑泥現(xiàn)象。

4.另外,氣溫低、曝氣過度、PH變化過大、有毒及惰性物質(zhì)進入生物系統(tǒng)等等,也會產(chǎn)生跑泥。

5.我想,掌握這些原因,還得自己在實踐中反復體會,才能靈活準確的加以判斷。

6.當然。相關檢測方法也*的。它是你判斷的依據(jù)。

(十)   想問問氧化溝每個廊道的MLSS應該是一樣的吧?

答:

氧化溝各槽的污泥濃度是不一樣的,而且也沒有可比性。

問:如果BOD太低了應該采取什么措施?還有上次你說氧化溝各廊道的MLSS不一樣,我也想明白是因為有機物逐漸減少,是嗎?但我用MLSS儀測了一下各廊道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值差不多,這是這么回事呢?

答:

1.我還是那句話吧,有多少有機物,就能產(chǎn)生多少微生物,因此,低BOD,就需要降低活性污泥濃度與之適應。刻意的提高污泥濃度,就會導致泥齡延長。而使污泥老化。

2.對于,低B/C比的廢水,應該盡量通過物化段或者水解酸化來提高,這樣微生物運行時就輕松了。

3.同時,加大生物污泥回流量來降低微生物在生物池中的停留時間,可以降低微生物老化程度。

4.氧化溝工藝,應該說受側池有沉淀功能的影響,其濃度應該高于中間池的濃度。

5.你用MLSS儀測量對比,也沒有太大必要的,因為,運行中有的廊道在沉淀,你如何測MLSS呢,而不同時間的測量值,我想也沒有對比性吧!

6.各廊道微生物是動態(tài)的發(fā)生著濃度的變化,處理階段不同以及進水的影響,各時間段濃度也有區(qū)別的。對于因有機物濃度降低而導致污泥濃度分布降低,我想在氧化溝這個池體容積內(nèi)還不會有明顯的反應的  。

(十一)  1、在北方活性污泥法與接觸氧化法那種工藝對印染廢水更有效?  2、脫色在生化前好還是在生化后好?

答:

1.印染廢水應該是比較難處理的廢水。其污染物的分解需要較長的生物氧化和接觸時間。

2.顯色分子對活性污泥來說處理是有難度的,一般的微生物對顯色物質(zhì)的去除大多是吸附后隨排泥而排出的。

3.脫色我覺得應在生化處理段前。剩下的不易去除的部分再通過生物吸附去除,應該比較好一點。

4.接觸氧化法應該較傳統(tǒng)活性污泥要好一點的,因為接觸氧化法,生物停留時間較長,易于分解難降解有機物,同時,生物膜局部厭氧也有利于去除難降解有機物。

(十二) 請教OOC工藝?該工藝運行如何?噸水投資和運行成本如何?國內(nèi)污水處理廠使用情況如何?

答:

OOC工藝和OCO工藝一樣,是對曝氣池的一種改良工藝,OOC工藝是將曝氣池分內(nèi)圈、外圈,內(nèi)圈為曝氣區(qū),外圈則是曝氣和非曝氣的交替循環(huán)區(qū),國內(nèi)運用較少,其適于處理污水污染負荷較低的污水,具有節(jié)約能耗,降低運行費用,出水水質(zhì)好,簡化管理,保證穩(wěn)定運行等優(yōu)點。

(十三)        請教:氧化溝工藝的污泥回流比怎么定?

答:

1.根據(jù)定義: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與生化系統(tǒng)進流水量的比值。教科書工具書上多有參考值的,但具體定在什么控制值,可以自己在運行過程中加以總結的。

2.通過控制回流比可以提高生物活性、提高處理效率的作用。

(十四) 氧化溝表面的泡沫較多,死泥也較多,影響了出水水質(zhì),排了幾次泥,沒有好轉(zhuǎn)。請問如何解決此問題。

答:

生化系統(tǒng)不論何種工藝,產(chǎn)生泡沫或浮泥其原因是大同小異的。

1.對泡沫的觀察,重點是產(chǎn)生周期、泡沫顏色、粘度、易碎性等方面加以觀察總結。當然,進水水質(zhì)的變化、其他操作指標的改變與否也是需要觀察了解的。

2.浮泥的產(chǎn)生,同樣要觀察顏色、粘度和是否夾有氣泡等,必要時同時對正常污泥和浮泥進行顯微鏡觀察對比,以了解污泥性質(zhì)。

3.通過以上主要觀察手段和要點,找出產(chǎn)生泡沫或浮泥的原因,加以針對性的解決,我想系統(tǒng)就可以回復正常運轉(zhuǎn)了!

在線留言

留言框

  • 產(chǎn)品:

  • 您的單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聯(lián)系電話:

  • 常用郵箱:

  • 省份:

  • 詳細地址:

  • 補充說明:

  • 驗證碼:

    請輸入計算結果(填寫阿拉伯數(shù)字),如:三加四=7
咨詢服務熱線

0536-3470276

掃描微信號
Copyright © 2025 濰坊日麗環(huán)保設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  備案號:

TEL:15689262758